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不保淑薇,寶可夢?


Re: [閒聊] 打造自己的寶可夢 文化部與科技部加強合
我很認同這篇文章所說,也想來補充幾句。

想要創造Pokemon GO這樣的成功,
我認為一需要時間、二需要成本、三需要人才、
四需要時機、五需要運氣,至少這五樣缺一不可。

若政府不肯花時間、不願冒風險投入成本、不重視人才
(22k、無薪假、責任制、七天一例一休、相忍為國...)、
偏又選在人家已經成功的時機才進場,
那除非運氣極神了。

投資想要速成又穩賺不賠,這恐怕連股神巴菲特都辦不到。

Google+比FB晚了一步,
至今花了這麼多年、這麼多成本,也沒能真正撼動FB的地位,
也正說明了時機的重要性。

而政府所說的百億預算,
以一年78億的體育預算為例,
謝淑薇這樣的一流選手能領到多少,而其他的錢又花到哪去了?

[爆卦] "坐椅待幣"的體育署狗官+邪會,如何搞爛體育發展 V2

所以我的結論是,
想要超前,只有腳踏實地、從零開始,
將眼光放遠到五年、十年以上,
真正走出自己的路,而非跟風抄襲。

若政府真的有心想撥預算扶植台灣創意產業,以遊戲業為例,
可以先多接觸業內人士,就會發現台灣其實有許多人即使沒有補助,
也都正在靠自己奮鬥出了作品,

《怪獸社區》、《Roll Turtle》、《符文重生》、《說劍》、
《地城戰棋》、《雨港基隆》、《永恆的賽妮亞》、《Rabi-Ribi》、
《OPUS 地球計畫》、猴子靈藥.....
還有許多不及備載的,
都是有能力、有實績、又有獨特創意的優秀作品及人才。

延伸閱讀:
練等不用等Pokemon,台灣自己就有好玩的捕怪遊戲「怪獸社區」

淺談獨立遊戲開發

台灣早就有這樣的人才了,只是苦於資源有限,
比起花上百億的預算去抄一個Pokemon GO,
我相信這些團隊即使每個只獲投資數百萬,都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據我所知,政府每年也是有補助方案可供申請,
只不過真正需要補助的小團隊,申請補助的意願卻不見得高。
以下是我聽說過的幾個因素,
若其中包含我的誤解,還請知情者不吝指正。

1) 門檻
要申請補助,可能會被要求特定的身分(如相關科系學生或業界人士)、
或必須提出完整企劃書、執行預算、成員、時限、進度表等等。

當然此舉是為了排除掉來騙預算的人,
但若過於繁瑣,也容易讓有心想申請的人打退堂鼓,
反而擋不住那些專門為了申請補助而做遊戲的人
(前者是用心做遊戲,後者卻是用心申請補助,申請成功率自不相同)。

2) 一開始就要求計劃周詳並成功
創業本身就包含挑戰「未知」的事物,
中途調整方向都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
就連賈伯斯在開發iPhone時,也都經歷過大量試驗和設計變更,
又怎能要求創業者在一開始,就能提交出一份完整企劃書,
且創業過程中不做變動、如期完成、一次成功?

3) 審核效率、撥款條件
許多創業者連第一桶金都籌不出來,
若審核預算曠日廢時、或必須做出成品才撥款,
可能創業團隊早已斷炊解散。

4) 還款壓力
有的補助方案並非資助,而是提供無息貸款。
當然有比沒有好,但說起來政府也就沒有幫創業者分擔掉多少風險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創業者可能更傾向尋求群眾募資,
只要完成作品就算是履約,風險會比貸款低一些。

5) 題材限制
遊戲本來就是娛樂性質,就跟電影一樣,
若是非要和教育意義、不違反善良風俗、本土題材等綁在一起,
只會限制了發展空間。
※不是不行,但請讓開發者依自己喜好和擅長題材來決定。

而如果讓不玩遊戲的人來審遊戲,
提出像是「這個不會紅、不會賺、有疑慮」的意見,
像Pokemon GO這樣的創意遊戲,
在台灣要獲得補助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了。

6) 規模下限
若政府編列每年補助預算後,有需要消化掉預算的壓力,
那麼多個小團隊申請的小額補助就不容易被看上眼,
反而是要一次申請高額補助、看似大作的案子更容易獲得青睞。

但是能夠提出龐大企劃、申請高額補助的也絕非一般小團隊,
與其給大公司錦上添花,我會覺得不如用於雪中送炭,
同時也是分散風險。



不過預算審核的單位,確實也有其為難之處,
就是如何分辨申請者是為了創業、還是為了補助而來?
是要嚴格把關,還是寧可錯花一些預算也要幫到需要的人?
這部分我並非專家,正因如此才來拋磚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好的意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